青春实践获真知 服务基层砺初心——电子商务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日期:2025-07-19 22:39 来源:电子商务学院
为引导青年学子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服务社会,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动力,7月11日至15日,电子商务学院“青春向阳”社会实践团队在专职辅导员王静、刘山虎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深入望江苑社区和弋江嘉园社区,成功开展了为期5天的主题为“情暖夕阳 青春同行”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聚焦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服务项目,取得显著成效。
聚焦需求,精准服务显专业
活动伊始,实践团队通过前期调研和与社区负责人座谈,精准把握了社区在数字化服务方面的需求。基于此,团队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专业优势,设计并实施了多项针对性服务:
“智慧生活”老年数字课堂:志愿者们化身“小老师”,开设智能手机应用小课堂,耐心细致地手把手教授老年人使用微信视频通话、网上预约挂号、手机支付、信息查询、地图导航等常用功能。课程内容贴近生活,切实解决了老年人日常数字生活中的“燃眉之急”。
“安全网购”防诈知识普及:结合近期高发的网络诈骗案例,队员们精心准备防诈骗讲座,向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群体普及识别虚假电商信息、防范网购陷阱、保护个人信息等知识,有效提升了居民的网络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电商便民”社区服务行:实践队员利用专业知识,向居民介绍主流电商平台的使用技巧、优惠获取方式、农产品电商等知识,帮助居民更便捷、更优惠地享受网购服务。部分队员还为社区周边的小微商户提供基础咨询,探索运用社群、短视频等线上渠道拓展客源的可能性。
赋能社区垃圾分类,引领绿色发展新风尚
为深化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推动“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扎根基层,7月12日,电子商务学院师生实践团队赴弋江嘉园社区,开展“科技赋能分类,电商助力环保”主题宣讲活动。活动聚焦“老年数字鸿沟破解”“青少年环保意识培育”“社区长效管理机制”三大核心需求,通过创新互动形式与专业赋能实践,助力社区垃圾分类从“知”到“行”的转化。同学们通过知识讲解、发放指南、互动问答及现场演示等形式,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标准(如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投放方法及资源回收的重要意义。此次活动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实操能力,倡导了绿色生活理念,为共建清洁美丽的社区环境贡献力量。
青春同行,数字文艺点亮银龄生活
为响应“老有所学”行动号召,探索科技助老新路径,7月13日至15日,电子商务学院师生实践团队赴镜湖区望江苑社区老年大学,开展“青春伴夕阳,艺课暖江苑”主题文艺课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聚焦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将数字技术、非遗传承与文艺教学深度融合,惠及老年学员十余人,获社区高度赞誉。
志愿者们热情带领大家学习欢快的舞蹈和优美的歌曲,现场气氛温馨活跃,为老人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文艺课堂。大家兴致盎然,认真学跳、放声歌唱,在轻松愉快的互动中焕发活力,活动丰富了老年朋友的精神文化生活,共同谱写了社区和谐的乐章。在社区举办的主题文艺汇演中,志愿者们有幸与老年大学学员同台表演,共同上演了一场生动活泼、气氛热烈的合唱。借此机会,团队深入基层,与在座的观众朋友们同步开展政策宣讲、健康义诊、农技咨询等惠民服务,发放资料百余份,服务群众数百人次。活动有效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普及了实用知识,深化了党群联系,切实推动了惠民服务与精神滋养深入基层。
短短数日,实践团队成员们在服务奉献中收获了深刻成长。深入基层的亲身经历深化了他们对国情社情的理解。带队老师刘山虎充分肯定活动价值:“走出校园、服务社会,同学们在真学实干中不仅检验和提升了专业能力,更培养了一心为民的服务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连续两年积极主动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吕正国同学在结束的时候发朋友圈感慨道:“去年自己作为队员参加,今年是作为一名队长的身份参加,不变的是初心,但是身上多了一份身为党员的担当和责任。”他还开玩笑地和辅导员王静说:“静姐,我明年毕业了还能再参加不!”希望将这份热情保持下去。
电子商务学院将以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实践育人工作,鼓励更多青年学子走出校园、走进基层,利用电子商务的专业力量服务社会、助力民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王静/文;王静/图;鲁楠/预审;杜媛涛/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