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2023级课程标准制定(修订)工作的通知

来源:教务处 添加日期:2023-07-17

各二级教学单位: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双高计划”建设任务,加快我校课程标准建设和教学改革步伐,现就我校2023级各专业课程标准制定(修订)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基于学习成果导向的理念(OBE)要求,以服务学生发展为本位,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支撑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格为核心,准确把握课程定位,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科学确定课程目标,整体优化课程内容,完善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将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紧密结合,全面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切实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二、制定(修订)范围

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设置的各类型课程,包括公共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拓展类课程、实训类课程等。非实训类课程标准内容包括课程描述、设计思路、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表、内容大纲、进度安排、教学方法、学习评价和教学资源等各环节。实训类课程标准内容包括课程描述、实训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表、实训内容及进度安排、实训条件及软件平台等、实训成果、评价方式和教学资源等各环节。

三、基本原则

(一)思政育人原则。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价值塑造、技能培养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职业性原则。把握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根据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引入课程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体现校企共育、工学结合,德技并修的职业教育培育特点。

(三)系统性原则。课程标准依据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和行业企业标准制定。明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体现职业教育教学思想理念的更新。统筹安排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实现课程教学的最优化设计。

(四)以生为本原则。坚持以学生为本,体现统一要求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学生适应自身基础和智能特点发展个性。课程标准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五)差异性原则。应根据具体的生源结构类型(含普高招生、分类考试招生、中高职贯通、留学生等),分类分层设计相应课程标准的差异性内容,以适应不同生源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的教学要求,以此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和标准。

(六)可行性原则。课程标准要充分考虑学校与合作企业的教学资源条件,处理好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可行性的关系。课程标准的各项内容和要求应清晰明确,课程设计、实施与考核应具较强的操作性,能把课程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便于执行。

四、制定(修订)流程

(一)课程标准编写小组负责制定(修订)课程标准。各教学单位成立课程标准编写工作领导小组,指定每门课程(按课程代码区分)的课程标准编写小组负责人和课程团队成员,课程负责人应为该课程的主讲教师,每门课程编写小组原则上由2-3位课程任课教师构成。严格按照定稿后的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所设置的课程学分学时和课程标准模版(附件1-2)进行制定(修订)。

(二)教学单位负责审核验收。各教学单位组织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任课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和校外专家等对每门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审核,着重评议该课程的课程目标定位、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教学考核评价是否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是否体现数字技术、课程思政和产教融合等三个方面教学改革特色要求,督促课程标准编写小组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课程标准。二级教学单位需要对开设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逐课验收并报送教务处备案。

(三)教学管理部门组织检查。教学管理部门组织课程标准的检查工作,发布课程标准制定的优秀案例、示范做法和存在的典型问题等整体情况报告。

五、具体工作安排

制定(修订)工作分两个阶段开展:第一阶段制定(修订)2023级在2023-2024年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课程标准提交时间为2023年8月20日前;第二阶段制定(修订)2023级其他学期开设的课程,课程标准提交时间为2023年12月31日前。

课程标准(附件1、附件2)以课程代码命名,如“B2113307_《课程名称》课程标准”,提交word版本、PDF版本各一份;课程标准制定(修订)汇总表(附件3)提交盖章扫描PDF版本。各二级教学单位汇总后,将材料提交给教务处陶星宇老师,电子邮箱:757658156@qq.com。

附件1.课程标准模版(非实训课程).doc

附件2.课程标准模版(实训课程).doc

附件3.课程标准制定(修订)汇总表.doc

教务处
2023年0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