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

常怀“为民之一心”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添加日期:2019-01-18

惟有常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谦卑之心和“万家忧乐到心头”的爱民之情,并把“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在时时处处事事,才能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许。

据史料记载,清朝徐栋官至工部主事、西安知府,他勤于政务、专心吏治,认为“天下事莫不起于州县,州县治,则天下莫不治”。于是,他汇集诸家之说,著《牧令书》作为官箴传之于后世。其中,卷八《屏恶》中记载:“夫居官者,刻刻有不容已于斯民之心,尚恐才力不到,机宜未协,未能有益于民。若并无此为民之一心,虽有长才异能,适以济其荣身肥家之巧计,更不必问其措施如何、结局如何矣。”

其言道出:为官者倘若具有常为百姓考虑的心思,就会随时检讨自己,到底为百姓做得好不好、够不够,并随时改正错误,如此才能提高本领、干好工作。反之,如果不将本领用在正途上,就可能滥用手中权力,会时时为名为利为自家考虑,甚至会不择手段捞取钱财,最后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那么,为官者怎样做才能始终保持一颗为民之心呢?

刘向编纂的《说苑》中记载:武王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自古以来,善于治国的人对待百姓,就像父母对待孩子、兄长爱护兄弟一样,听到他们遭受饥寒,就会感到哀伤;见到他们劳苦,就会感到伤悲。由此可见,为官者必须始终怀有一颗恻隐之心,关心百姓疾苦,同情百姓遭遇,不遗余力地为百姓做好事、办实事,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改革先锋”孔繁森有句名言:“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在任西藏阿里地委书记期间,孔繁森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行程达8万多公里,为藏族群众做了大量实事、好事。

有了公仆情怀和恻隐之心,还必须有将其付诸日常工作中的“绣花”本领。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这方面,“改革先锋”马善祥堪称榜样。他从事基层调解和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近30年,总结提炼出“民为本、义致和”六字理念、“情、理、法、事”十三要则以及老马“三十六策”等一整套生动管用的“老马工作法”,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000多起,撰写了152本、520多万字工作笔记。

由此可见,作为党员干部,惟有常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谦卑之心和“万家忧乐到心头”的爱民之情,并把“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在时时处处事事,才能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