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喜迎十九大】学校2017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启动
内容来源:  添加时间:2017-07-15

  喜迎十九大,青春建新功。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引领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青春建功的实际行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青春力量,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根据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等关于《2017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的文件精神,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院团委围绕方案制定、实践单位对接、志愿者招募及动员培训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截至7月6日,志愿者已经全部送达实践岗位,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启动。

精心筹备,管理到位,形成长效机制

  为确保2017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院团委深入各系部、各实践单位进行考察交流,掌握活动开展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成立社会实践活动领导组。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主题为“喜迎十九大 青春建新功’”,方案中明确活动思路和任务,确定组织动员、对接服务单位、开展实践活动、慰问交流、总结表彰、宣传工作等方面的具体操作指南,从安全保障、管理保障、生活保障上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形式创新,内涵丰富,打造活动品牌

  为进一步扩大活动覆盖面、提升活动实效性,校团委根据“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收益”的原则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努力探索实践育人新机制。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团队形式组织开展,经过前期协调、对接工作,学校共筹备自主申报项目6个(其中2项专项活动正在申报中)、学校定向项目8个(含全国重点团队1个)。自主申报项目方面,组建了4个实践小分队前往芜湖、淮北等地开展家电维修、普法宣传、禁毒防艾宣传、果园帮扶等实践活动。同时,人文外语系、电信系正在积极申报团中央发布的“红色基因代代传·青春喜迎十九大”遵义实践专项行动以及“互联网+教育”专项活动,后期将根据审批情况线下开展;学校定向项目,主要对接了芜湖市政务中心、弋江区7个街道、繁昌县平铺镇、鸠江区湾里街道等社会实践基地,根据地方需要开展基层服务、爱心支教、旅游开发等实践项目。在往年社会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今年筹备组建的国情社情观察团获批全国重点团队,体现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突破性进展。

培训动员,不忘初心,践行青春使命

  6月29日,学院2017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培训动员大会在弘商楼二楼会议室隆重举行。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朱光应、各系团总支书记、各实践团队指导老师以及参加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全体大学生志愿者参加了此次大会。

  会上,团委卢菊老师介绍了《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广大青年学生以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实践遵循,不忘初心,坚定理想,知行合一,奋力实现中国梦,以优异成绩和良好风貌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志愿者徐敏代表参加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全体同学发言,表示将珍惜实践机会,全力以赴,力争圆满地完成各项实践任务。

  朱光应在会上作动员讲话,在肯定活动安排的同时对参加活动的师生提出了要求:提高认识,切实履责,在实践中施展才华,学以致用,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紧扣主题,打造品牌:切实增强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增长才干,展示形象,在实践中锻炼提升,展现知行合一、务实奋进的青春风采;精心组织,加强指导,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动员会增强了志愿者的信心和使命感,为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指明了方向。

全面对接,梦想起航,投身实践舞台

  7月1日至7月6日,各基层实践团队指导老师亲自送志愿者前往政务中心、弋江区、湾里街道等对接单位。对接仪式上,实践单位的领导们对志愿者的到来纷纷表示欢迎,充分肯定商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并希望青年大学生能够发扬优良传统,为基层工作注入青春活力。团委副书记孙握瑜也向对接单位介绍了我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和成果,并要求广大志愿者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服从管理,与实践单位和学校保持充分的沟通;把基层当作大课堂,虚心学习,在实践中成长成才;不忘初心,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献精神,展现商贸学子良好精神风貌;加强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扩大活动影响力。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全面提升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经过不断积累和探索,已基本形成制度化、规范化、阵地化的活动体系,成为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参与面广,影响力大的品牌项目。充分体现了高校服务地方的职能,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打造全方位、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发挥积极作用。